出版融合发展实验室推进一年考 | 改革试验田种什么,怎么种,收成如何?
2016年1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20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和共建单位名单,着眼新技术前沿和新闻出版业发展趋势,创新理念观念、管理经营机制,创新技术、产品和业态。2017年1月起,中国出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辽宁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十余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相继挂牌。
一年来,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研发成果如何?研发项目应怎样进行应用推广?作为出版融合发展改革任务试点单位,未来各实验室将以何种方式推动建设工作?11月27日~28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京召开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技术项目工作交流会,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考核”。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司长朱伟峰出席会议。全国20家重点实验室项目负责人、武汉知识产权交易所代表、17家基金公司投资专家就项目管理、运营经验、发展规划等展开讨论交流,为推进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献计献策。
研发成果丰硕,加快应用推广
2017年虽为出版融合发展实验室建设起步之始,但各实验室集中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研发成果,项目应用推广稳步进行,切实发挥了实验室创新、转化、交流、人才培养等功能。
教育领域的融合探索是主流,教育社、大学社也成为创新转化的主力军,且成果可喜。人教社重点实验室通过近4个月的开发测试,完成了人教智慧平台1.0版本的发布,加工制作人教版数字教材42册,今年10月起在天津、上海、广东、广西等地开展应用实验与研究工作。外研社重点实验室借助精品阅读内容和数据分析建模,为各级院校打造了双语阅读教学在线服务平台——爱洋葱双语阅读教学服务平台。平台定位“通识阅读+双语阅读”“经典+精品”,已向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浙江大学、北京城市学院等提供有偿的阅读教学服务,解决了学校阅读教学开展和质量评估难题。华东师大社重点实验室“智慧树”融出版平台从学科、年级、图书、题目等多维度对出版资源进行管理,建立自适应测评系统,汇集不同试题,满足用户需求,并能计算分时段、分学科、分年级的统计分析数据。
出版传媒集团所拥有的资源更为丰富,融合转型的空间也更为广阔。时代出版重点实验室打造了时代出版在线全媒体数字出版管理云平台,包含数字书刊库、试题试卷库、教学资源库,为在校师生提供了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电子书包综合解决方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重点实验室研发出具有电子书制作、发布、下载、阅读功能的数字教材系统,完成了服务端、web端、PC客户端的开发,后续还将对平台用户学习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并增加支付功能。
四川新华重点实验室推进24小时社区共享书店建设,通过“线上用户服务平台+线下智能终端”模式,一方面将集借阅、街道、产业园区等功能于一体的阅读服务智能终端植入到社区、街道、产业园区、商业街区等城市公共区域,打通阅读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用户引流;另一方面通过线上平台,整合第三方资源和服务业态,打造“全时、全域、全民”的城市社区阅读服务模式。
创新运营模式,加强综合管理
各重点实验室自开展建设工作以来,围绕建设目标创新运营模式,加强综合管理,充分发挥资源汇聚和科技引领作用。
中版集团重点实验室不拘于课题研究,坚持具体化、实践化、成果化的思路。出版融合发展(中版集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版传媒股份公司科教部主任赖雪梅介绍说,“集团实验室一方面在原有工作场地的基础上,规划增加了成果展示、运营区域,并配以声、光、电触摸屏、VR等设备;另一方面强化成果物的转化工作,确保了研究成果的前瞻性和市场应用性。”2017年,实验室利用智囊团资源,锻造过硬的产品运营团队,引进国际化的项目管理规范和产品研发管理规范,完成了“中版集团数字精品内容综合运营平台”一期建设。并不断强化实验室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标准支撑作用。
辽宁重点实验室集约运营力量,同时对接上游内容IP和下游运营渠道,打造新媒体融合产品开发平台,实现“大IP”立体化开发。利用上海公司的渠道开发能力,带动了产品的直接变现,同时实现了渠道与产品的充分融合。实验室还联合大连东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技术和资源,同时与天翼视讯、科大讯飞、易帮教育等多家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扩大实验室辐射作用。
浙报集团重点实验室依托集团和实验室专家委员会资源,重点探索实验室“母子”运营模式,打造新媒体产品展示发布平台,促进多方资源整合,创新孵化模式。出版融合发展(浙报集团)重点实验室主任、浙江日报报业集团产品研发中心主任李伟忠说道,“9月15日,浙报集团重点实验室挂牌成立了子实验室——大数据舆情实验室,开展舆论引导能力、舆情智库建设、舆情技术开发等研究,研究成果将对母实验室进行补充。”
咪咕数媒重点实验室全力推进运营模式创新,建立了纸质出版、电子出版、有声出版、视频出版、衍生出版相结合的五位一体全媒出版新模式。据出版融合发展(咪咕数媒)重点实验室主任、咪咕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燕鹏介绍,“实验室在纸质出版方面,通过大数据选题策划、联合版权、纸电联动、先电后纸等方式,降低市场风险。如《网络英雄传Ⅰ——艾尔斯巨岩之约》即先出版电子书,根据电子书市场表现数据进行纸书发行分析。”
武汉重点实验室创新服务模式,通过RAYS系统,基于纸质图书,提供配套的线上资源和服务,打造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销售和盈利模式,挖掘纸质图书的潜在价值,快速促进传统编辑向全媒体编辑转型。在管理机制上,实验室以专家聘请、出版融合研修班、国际交流等多种形式,与兄弟实验室及墨尔本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开展项目研究、产品开发和人才培养工作。在技术推广方式上,举办首届出版融合技术编辑创新大赛和“新起点 新征程”大学生微创大赛。
“四个平台”持续发力种好改革试验田
经历了起步之年的不断摸索,20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的研发项目取得了初步成果,但仍存在项目应用推广力度不够、创新转化不足、文化资金申请不主动不积极等问题。未来重点实验室还将会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如何发挥好“国家级实验室”的示范效应?
推进“四个平台”建设,把实验室建成改革的试验田,是未来需要重点推进的工作。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规划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将重点实验室建设成为知识服务平台、行业资源聚合平台、行业技术推广平台、行业人才培养平台,才能为新闻出版产业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具体来讲,一是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切实增强推动改革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如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新需求,借力融合发展,着力解决出版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二是要以品牌、项目、资金、管理工作为重要抓手,全面夯实重点实验室建设基础。强化品牌意识,加强项目管理、资金管理。三是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发挥重点实验室创新引领作用,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推动产品创新、产业创新,从而进一步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四是要完善运行机制,打造一流创新平台。落实总局实验室管理细则,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产学研一体化机制,加快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广,保障配齐配优人、物、力资源。
相关阅读